我终于明白了,特朗普前几天才说,美国应该学习中国人的“百年眼光”!特朗普这话其实还有更深的一层意义,那就是美国现在也开始学习中国的“举国体制”,比如说美国政府已经做出了一重要决定,那就是在特朗普的4年任期,美国要完成通用人工智能技术。
未来的战争,必然是以人工智能科技驱动的现代化战争。而这场俄乌冲突,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见识到了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里的神力。
比如说,乌克兰"惩罚者-2"自杀式无人机群(单机成本2500美元)实现AI自主编队,2024年4月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,200架无人机通过动态路径规划突破S-400防空网,命中率达61%。
俄罗斯"柳叶刀-3"巡飞弹搭载YOLOv5目标识别模型,可自主区分T-72坦克与民用车辆(准确率89%),在顿涅茨克工厂区作战中避免误伤平民区。
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及政策文件,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二任期内(2025-2029年)正全力推动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实现,并认为这一技术将在未来2-3年内取得突破。而且美国政府并不是随口说说,已经开始为这一计划制定了时间表。
首先就是特朗普废除了拜登政府2023年发布的《安全、可靠和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开发与使用行政命令》,取消对AI系统的强制安全测试要求,转而强调行业自律,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并加速创新。同时,联邦科研预算向AI、量子计算等“国家安全相关领域”集中,削减多元化研究经费以聚焦核心目标。
启动“星际之门”(Stargate)计划,由甲骨文、OpenAI等科技巨头投资5000亿美元,计划在2028年前建成全球最大AI算力集群,并配套能源网络升级以支撑算力需求。政府还通过反垄断豁免支持科技巨头整合,例如微软收购Inflection未受阻挠。
延续并强化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,限制ASML等企业向中国提供高端设备维护服务,同时推动“美国优先”关税政策,限制供应链外流。美国政府内部普遍认为,“必须在中国之前实现AGI以保持全球主导权”。
用一句话来说,特朗普推动政府与科技企业的深度绑定,改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(PCAST),并计划设立专职“人工智能部长”,形成类似“军工复合体”的“科工复合体”。
面对美国的加速布局,中国在AGI领域的竞争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。
中国在AI大模型领域已与美国形成“互有高下”格局。例如,DeepSeek的万亿参数模型推理效率超过GPT-4,而Manus通用AI代理在GAIA基准测试中击败美国同类产品。
华为昇腾芯片、燧原科技软件栈等突破,使中国形成“芯片-框架-模型-应用”完整生态链,商业化落地规模达10万卡。
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“持续推进‘人工智能+’行动”,全国建成50个AI创新应用先导区,并通过千亿级产业基金加速技术转化。
AGI不仅是技术竞赛,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博弈。特朗普政府的“星际之门”计划表明,美国正以举国体制加速AGI布局。
美国试图通过政策松绑和技术垄断抢占先机,而中国凭借全产业链协同和应用场景优势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若中国能率先突破AGI,将可能通过“AI+制造”优势主导智能生产网络,取代美国主导的金融-科技霸权以及军事霸权。
时间不等人,中国需在3-5年内完成从“并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而要完成这一动作,必须要国内一众科技公司的共同发力。
鉴于中国优秀的举国体制,我认为,在这场中美AGI大赛中,中方必将追上乃至反超美国。从而牢牢掌控竞争主动权。